发布时间:2023/06/02
2007年11月25日下午。无锡人民大会堂。
儒雅的费森尤斯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耐德博士从第一排中间座位上转头后看,除了熟悉的费森尤斯卡比和华瑞管理层之外,满眼似乎都是年长者:中国人,西方人,不再凭着淡金或纯黑的发色、质料式样完全不同的服装和身体语言就能一望而知,一样的鬓发萧苏或满头雪白大大消泯了曾经泾渭分明的差异和距离;一张张同样被阅历镌刻过、堆积皱纹的脸上,有着一样的陌生、兴奋而自豪的表情。他并不认识坐满了会场前十几排的这些人,只能微笑着看着这些为华瑞公司发展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
同样被安排在第一排正中就坐的雨果·铁林,被一群头发斑白的中国人团团围在中间,各种口音的“中式英语”齐飞,说汉语的更多,让充任铁林先生翻译的总经理秘书姜松招架不住。对于华瑞的历史掌故和人物,这个年轻的女孩子知之有限,翻译起他们的问答来,时常有点不知所知的惶恐。不过,老人们却都谈得和睦,甚至不必翻译,似乎也能明白对方的意思。他们大多都已离任退休,有人闲居养生,有人还在发挥余热,但对医药行业的变化都是事事关心。耳边满是带着惊喜和兴奋的寒喧、握手、叙旧声,人们都要提高声音才能听见彼此。华瑞出动了所有翻译人员也只能跟随一部分外方贵宾,好在,多数人并不需要翻译。从一进会场起,雨果·铁林几乎就在忙着打招呼和接受问候。几年前,他的脊柱出了点问题,很少再做长途旅行,来中国的次数大大减少,曾在华瑞董事会和公司内共事的中国朋友都已是多年未见。人人都来关心地询问他的身体如何,问候他的夫人,还想知道他是不是还在为有关中国的事情操心。他看到了头发已和自己一样雪白的杜保中、王关松和金蕴华,他们都是当年华瑞项目考察、谈判的最早参与者。杜保中仍然有着忠厚认真的表情,王关松仍然有着不温不火的矜持,当年的翻译金蕴华已有些腿脚不便,不过依然穿戴得体,特地别着一枚华瑞庆祝开业10周年时赠送的公司司标胸针。曾任华瑞公司副总经理的沈仁涌是由家人陪伴坐着轮椅进门的,因为中风,他步履蹒跚,说话也有些含混。雨果·铁林走过去,四目相望,除了微笑,都有些说不出话来,只是长时间地握着手。
人群之中,人力资源总监万方脸色苍白而兴奋,四下观察打量,一发现不妥的细节赶快找人解决。作为这场庆典活动的总指挥之一,她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前一晚几乎通宵未眠。公司已经十年没有举办过这样的大型纪念活动,也很久没有聚集起这么多的老外、老人和各方各类的高层、贵宾,一点点细节纰漏都可能带来难以逆料的影响。
公司成立25周年的庆典,采取什么形式?万方和整个筹备小组团队有过无数设想,费尽心思,反反复复。最终,确定了主体活动:半天的临床营养学术高峰论坛,请来吴蔚然、黎介寿、蒋朱明、吴肇光等中国临床营养医学的缔造者和权威以及几位欧洲肠内、肠外营养专家,回溯整个中国临床营养界的发展历史,介绍当今营养药品应用的世界潮流和学术成果、未来走向;半天的庆典晚会,采用演出与会议穿插进行的形式,营造既专业又亲切的氛围。
钟响二十五声,寒喧的人们渐渐归座安静。25名员工捧着25支象征生日的蜡烛出场,在高大宽阔的空间里,一只只火苗随着空气流动而跳跃,脆弱而不稳定,形成一支队伍时,却足够温暖和明亮。
“华瑞,生日快乐!”代表外方股东的马克·施耐德博士这样开场。他给予华瑞这样的评价:“华瑞是我最敬佩的公司之一,它代表着最先进的技术、临床医学上的贡献和对于完美的不断追求。在费森尤斯集团的营养业务中,华瑞是最成功的企业。由于它的存在和成功,为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使得我们有信心在这个正在发生神奇巨变的国家继续投资,扩大就业,为更多病人服务。”
中方股东代表中国医药集团副总裁李志新、无锡市常务副市长贡培兴以及华瑞公司董事长张洪亮的讲话都很简短。李志新回顾当年国家医药管理总局领导力排众议决定成立华瑞的过程,代表集团向曾经参与华瑞建设发展的制药业前辈们致敬;贡培兴提到华瑞作为优秀的企业公民所做的贡献:援建希望小学,在各种危急时刻慷慨解囊参与慈善捐助,在全国多所高校设立奖学金,资助学术活动。董事长张洪亮发言时十分感慨和激动,先向华瑞历届董事会成员致谢——“你们在华瑞发展中尽职尽责工作,使得公司度过各个阶段,走上稳健发展的轨道”;再向员工们致谢——“因为有一个智慧而坚韧不拔的经营管理团队和一群非常可爱、敬业的员工队伍,华瑞才有今天的成功”。他说,自己担任华瑞董事16年,与她一起度过困难时期,也共享成功的快乐,现在,衷心祝愿公司的明天更加辉煌。
尽管年年在华瑞的年会及其他活动中发言,员工们还是第一年看见这位外表很是粗线条的董事长,有这样感伤和软弱的一面。只有公司高层和两家股东单位的代表们知道事出有因。由于年龄的原因,这很可能是张洪亮作为董事长参加的最后一次华瑞年会。他的这番话,更像是对自己参与管理华瑞工作的一个总结。16年的董事、近6年的董事长任职,对于张洪亮,几乎是整个职业生涯里最辉煌和难忘的记忆都与这家企业相连,亲眼看着一个企业从艰难学步到逐渐独立成长,一朝乍离,难免会有对待即将远行的孩子一般的留恋和不舍。
“十年前我第一次访问华瑞,当时的激动至今难忘。每次瑞典同事问我,中国什么样、华瑞怎么样,我都觉得很难描述,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明白。有机会与华瑞、与中国联系在一起,我非常荣幸……”在张洪亮之后登台的副董事长汉里克松也一反常态,从个人感情和体会谈起。
“在合资企业工作如同在婚姻中,双方要设定共同目标,在重要事情上彼此尊重,互相留有一定空间。在婚姻中,有人喜欢回忆,有人会反问:这是否就是我想要的那个人?而我看着李志新先生、张洪亮先生和其他中方董事,说‘是的。我们爱你们!’我们并肩合作,就能到达各自做不到的目标。”
台下哄堂大笑。事实上,在1989年中外方“离婚”风波之后,这是第二次,有人重新拿婚姻比喻合资企业。不过这一次,这个红脸膛瑞典人表达的是对这段已延续25年的“婚姻”生活的满意和忠诚——当着近两千名员工和来宾面的表白,更多却是说给合作的“另一半”听。
此言同样事出有因。
当天上午,直到这场盛大庆典之前,因为在华瑞公司长期发展、股权转让等问题上依然无法达成一致,原定利用这段时间举行的董事会议最终改成了仅仅议定下一年度目标的工作会。争执,新的建议和变数,让中方董事和华瑞高层出现在全体员工和来宾们视线中时,多少有些表情凝重,心事重重。在工作会上,马驰·汉里克松立场强硬,此刻则以真诚和幽默重新找回了和谐与轻松。在“亲密接触”十年之后,他显然也已经谙熟了中国人的思维、行为和情感方式。
施耐德博士和公司顾问金同珍一同揭开了高惠如和雨果·铁林两座铜像上覆盖的红绸。前者已经去世,女儿彭华受邀上台时,两位央视主持人以“八卦”方式追问她“母亲当年是怎么为华瑞奔忙的”,得到的回答平淡而让人感动:像那一代多数父母一样,母亲一直忙着工作,很少管孩子。直到生命的最后,高惠如还念叨着身体好了,再到华瑞和瑞典一趟。
今后,她和老朋友雨果·铁林就要长驻在华瑞工厂了。因为“没有他们的力排众议,在政策与市场环境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力排众议,就不会有华瑞的建立”。
第二任董事长王凤书也已去世数年,他的夫人代他领取了“华瑞杰出贡献奖”。没有他和雨果·铁林的坚持,华瑞也可能夭折于18年前。
这样的场合里,“无肠女”周绮思一家也是公司最重要的客人。“我生病22年,肯定是华瑞公司25年发展历史的最大受益人。”略见消瘦、依然有着明亮眼神的周绮思带着一张“基尼斯纪录”的证书上台,上面的文字证明,她已是世界上依靠全肠外人工营养生存时间最长的人。
对这一家人,华瑞员工都太熟悉了,熟悉得像看待大家庭里的一份子。出于保护他们正常生活的想法,刘洪泉向来反对拿“无肠女”做“卖点”,坚持不让她和孩子在产品推广等活动中现身说法,但公司里一直有专人负责与周家联络,按时提供药品,收集信息;家里一有了什么重要事情,尤其是小蔡惟的成长和进步,周绮思也很习惯在第一时间将喜讯告诉公司一声。公司里,周绮思能够数出名字的熟人不下几十个。22年,这一家几乎就是在华瑞注视之中生活的。丈夫蔡汉跃无菌操作、静脉输注的技术和护理水平、对营养药品的熟悉程度,都让人自叹弗如,而他出于对妻子的爱和责任而显示出的无比细致、耐心和厚道,也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为表达感动和鼓励这个好男人,华瑞甚至也为他颁发了一个“杰出贡献奖”。15岁的蔡惟,平日里是个腼腆姑娘,但回到华瑞时却十分活泼自在,唱歌跳舞弹钢琴,和大人聊天,样样积极。这是自打记事起她就熟悉了的地方,公司收藏着自襁褓时代至今她的各种照片,她是在这些充满关爱、鼓励的目光之下长大的,也知道有什么困难,在这里总会得到帮助。周绮思说自己“22岁”,称华瑞是“娘家”,蔡惟说这里是“外婆家”,都出于真挚,而不是虚话。
没有什么比得上满头银发的雨果·铁林和这一家人站在一起的场景更能让人感叹生命的顽强、命运的无常、人生的偶然,也让人懂得了制药、卖药者的责任和医药的意义。雨果·铁林也将在场的瑞典专家斯达芬·巴克叫上台来。22年前,正是这位医生与铁林的偶然碰面,将“无肠女”的信息及时传递到企业,后者当场做出无偿提供肠外营养药品的决定,与他们素昧平生的周绮思才有了让生命健康延续、甚至当妈妈的机会。这是现代医药成就的奇迹,也是爱心铸造的生命奇迹。
所有中外股东代表、董事都在演讲中毫不吝啬地将赞美之辞送给了总经理刘洪泉,感谢他这些年率领全体员工取得的成就。还有一个多月才是年终,但公司销售报表显示,2007年,华瑞的销售收入将第一次突破10亿元大关!不同于那些投机暴发或“跨越式发展”企业的一夜而兴,这是用了整整25年、两三代人的智慧心血,历尽曲折坎坷,却也一锤锤夯实了发展基础、每一分一毫收获都能清晰回溯到来路和源头的一份成绩单。在刘洪泉上任之初的设想中,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这道关口之后,华瑞将进入它的新时代,发展会大大加快。
这本该是刘洪泉最激动、兴奋的一天。然而庆典上,除了招呼各路来宾和颁奖,这位代表着华瑞管理层的当仁不让的“主角”并没有登台讲话。有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站在台下侧角的工作人员中间,表情凝重,显得心事重重。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或许是连日疲累,或许因为有更多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做,或许只是想将这一天的舞台让给历史。这是向前辈致敬的时候,也是让年轻员工们了解历史、珍惜今天、建立忠诚的时刻。
只有进入内部的营销年会环节时,面对那些大多比他晚生了20年的年轻面孔,他才表达了自己的怀旧和感慨:“当年我跨进华瑞大门,最强烈的感受是差距。国家医药局从全国各地把医药行业的精英调集到这里,支持这家合资企业。那些老同志外表可能像农民,口袋里却装着早年留日、留苏的文凭,或者是打下江山的老革命。他们的敬业爱国、爱护年轻人,让我感动。从那时起,华瑞公司就有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你一生都抹不掉,有点像大宋朝在梁山好汉脸上刺下的烙印。对于我来说,就是这种感觉。现在,华瑞又有了更年轻的你们!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功只有一条,刻苦,敬业、团队,不断完善自己。你们是公司最最重要的财富。我希望你们在团队里相亲相爱,和华瑞公司一道成长。没有你们,就不可能有华瑞公司辉煌的明天!”
作为25周年庆典压轴节目的,是由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华瑞主题歌《生命的旋律》。歌词出自刘洪泉的手笔。
“大海白云蓝天,
相隔万水千山,
放飞的梦想和希望,
连接起中国瑞典。
我们关爱生命,我们心心相连,
为了人类的健康,为了温馨的家园。
……
走在科学前沿,
营养学术领先,
创造生命的奇迹,
为了母亲的呼唤。
我们关爱生命,使命薪火相传,
我们呵护健康,真诚到永远。”
借着歌唱家醇净而昂扬的声音,唱出了华瑞的企业信条。
坐在台下的我们,此时不禁联想起2007年初,刘洪泉在广西北海召开的营销年会上写的一首长篇欢迎辞。它四字一句,整饬大气,更能显示这位合资企业掌门人的雄心热血,也很能代表华瑞在“25岁”这样一个既保留着青春活力又已成熟稳定的大好时代里的所思所行:
“赫赫华瑞,赤县闻名,中外合资,开路先锋。临床营养,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精益求精。全球品质,服务大众,以人为本,情系苍生。国家规范,华瑞引领,学术领先,专家点评。肠外营养,创造生命,技术革新,挑战传统。肠内营养,服务先行,指导患者,联合使用。营销系统,华瑞群英,开拓进取,与众不同。燕献晋阳,风骚独领,卡文销售,满天明星。尚父封地,旌旆问鼎,千佛垂首,岱宗雷惊。医院开发,人人尖兵,一日千里,大器玉成。巴山雄起,傲视群雄,秦腔高歌,大漠西风。半壁华夏,云川渝宁,城廓饱有,谁人敢争?九衢三湘,不辱使命,中原崛起,黄鹤腾空。惟楚有材,井岗旗红,苍龙有期,手握长缨。五羊兆瑞,沙场点兵,福厦泉漳,虎跃龙腾。钱江怒吼,波涛汹涌,扬子江上,百舸先争。淞沪商战,鬼泣神惊,华瑞儿女,万丈豪情。白山黑水 ,猛虎出洞,獬豸长啸,卡文称雄。竞争永续,营销无形,吴越饮马,战隙休整。交流经验,分享成功,运筹帷幄,秣马厉兵。市场不统,雄心不平,饮罢美酒,扬鞭出征。”
好一个“市场不统,雄心不平,饮罢美酒,扬鞭出征”!